(资料图)
高考只是个节点、只是场经历,无论取得怎样的成绩,孩子能享受过程就好。
又是高考放榜季,几家欢喜几家愁。我有个同学的孩子就是本届高考生,考前孩子根据自己喜欢的专业列了几所学校,说考得好就上哪所,考不好又能上哪所。同学很欣慰,一是孩子有自己喜欢的专业,二是孩子选的学校都在上海,她觉得上哪所无所谓,只要在身边就好。我还曾刷到过一个视频,有位送考家长说,高考只是个节点、只是场经历,孩子能享受过程就好。我不禁感慨,家长们越来越看轻看淡高考的结果,心态真好。
我是个没有名校情结的人,大抵因为我高考超常发挥,顺顺当当进入了心仪的学校,读了喜欢的专业。可名校就如女神,真的娶到后假以时日,“白月光”就成了“白米饭”。上了名校又如何?人到中年方懂什么叫均值回归,环顾周围,名校生们过的日子也是普普通通,星巴克里坐着的失业中年人里还不乏名校生呢。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,我当然不是在鼓吹学历贬值论,而是觉得,持续学习、终身成长对一个人的意义远高于一纸名校文凭。
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一路顺遂,但若高考不顺,也未尝不是件好事。我有个亲戚的孩子,当年高考因为在小店买的2B铅笔质量不过关,涂的答题卡机器没读出来,结果拿到成绩蒙圈了,就本科线的一半分数!孩子不想复读,于是远赴新西兰留学,前几年回国创业,在人生的第三个本命年,手握两家上市公司。过年亲戚聚会,我看着他从那辆300多万元的豪车上下来时意气风发,不禁感叹,上帝真是给他关上了一扇门,打开了一扇窗。
回望高考,真心觉得:成又如何,败又如何?现在的家长比从前有了更多选择权,一是可以去报考一些高校的中外合作专业,这些录取分相对低;二是可以用并不理想的高考成绩直接申请国外高校。留学国家选择颇多,丰俭由人。高考不再是独木桥,它四通八达。
一路陪伴孩子,我的教育观念一路变化。我也曾比较“功利”,比如孩子刚上初中时报兴趣班,他明明喜欢手工课,但我劝他报桥牌课,因为桥牌是他们学校的强项,每年组队参加各种比赛能获奖。他上了一个学期后感觉对桥牌爱不起来,自己改成了木工课。有天放学,他欢欢喜喜地把木工作品带回家,我看到后就知道自己错了,为什么不让孩子选自己所爱呢?喜欢的东西学起来不累,热爱才能坚持。他以后上哪所大学并没那么重要,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专业更为重要,也有可能他到报考时还不明确想学什么,那么能长成一个“有数”的人也不错,对自己有数、对财富有数、对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有数。
希望此刻的你,无论接到孩子怎样的高考成绩单,都欣然、都释然,因为尘埃并未落定。(北北)
关键词: